期刊简介
《中国肛肠病杂志》(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主办。是我国惟一的防治大肠肛门疾病的专业期刊,为全国肛肠学科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工具。其内容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方面,而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对肛肠病的防治和研究为国外同类刊物所不能比拟。在选题上,既有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文献综述、专题讲座等内容,也有相当数量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经验,使杂志内容丰富,适于各层次读者需要。同时,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对学术不同见解的文章也见诸杂志,让大家深入探讨,共同提高。由于杂志内容广泛,贴近读者,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读者队伍。主要栏目: 论著与临床研究、病例报告、文献综述、专题讲座、短篇报道。
主管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肛肠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17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16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肛肠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174
- 国内刊号:37-1167/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期刊收录:ASPT来源刊
《中国肛肠病杂志》(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主办。是我国惟一的防治大肠肛门疾病的专业期刊,为全国肛肠学科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工具。其内容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方面,而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对肛肠病的防治和研究为国外同类刊物所不能比拟。在选题上,既有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文献综述、专题讲座等内容,也有相当数量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经验,使杂志内容丰富,适于各层次读者需要。同时,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对学术不同见解的文章也见诸杂志,让大家深入探讨,共同提高。由于杂志内容广泛,贴近读者,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读者队伍。主要栏目: 论著与临床研究、病例报告、文献综述、专题讲座、短篇报道。
1. 文 稿 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为宜。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以及E-mail角注在同页左下方。
2. 关键词 摘 要 论著请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采用结构性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 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3. 医学名词 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4. 图 表 如果能用文字简洁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表格采用三线表,不得有竖线。计量单位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5. 参考文献 将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 著作权相关事宜 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来稿决定刊用其权归本刊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
中国肛肠病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肛肠病杂志发文量
中国肛肠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
一次性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30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或挂线术对30例肛周脓肿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明生;张红艳 刊期: 2008- 08
-
苏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在直肠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
为观察苏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在直肠癌根治术全麻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效果,随机选取直肠癌根治术全麻患者80例分为两组,A组为苏芬太尼组,B组为地佐辛+苏芬太尼组,每组各40例.A组术毕前15min给予苏芬太尼0.2μg/kg负荷剂量,静脉自控镇痛(PCIA)配方为苏芬太尼2.5μg/kg+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10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术毕前15min给予地佐辛0.1mg/kg负荷剂量,......
作者:伍玉哲;高珺 刊期: 2015- 03
-
桃仁珍珠汤经结肠治疗机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桃仁珍珠汤经结肠治疗机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桃仁珍珠汤经结肠治疗机灌肠治疗,总有效率98%;对照组48例采用该药以传统方法保留灌肠治疗,总有效率77%.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桃仁珍珠汤经结肠治疗机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作者:金艳玲;王秋英;刘新强;朱晓秋 刊期: 2012- 03
-
超声在肿瘤性肠梗阻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为探讨超声在肿瘤性肠梗阻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中的价值,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治疗疑似肿瘤性肠梗阻患者48例,采取超声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与术后病理结果的定性率与定位率.结果显示,超声检查肿瘤性肠梗阻的敏感度为95.00%(38/40)、特异度为25.00%(2/8)、阳性预测值为86.36%(38/44)、阴性预测值为50.00%(2/4)、准确率为83.33%,2......
作者:陈道芒 刊期: 2019- 01
-
PPH加外剥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临床探讨
为探讨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微创方法,对128例重度环状混合痔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剥术行一期手术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观察总结.结果显示,128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随访2年,无复发.结果表明,PPH加外剥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临床满意度高,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王继宁;王世文 刊期: 2013- 03
-
小剂量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肛门部手术
我们将小剂量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肛门部手术患者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46例,女54例;年龄18~78岁.混合痔60例,行内痔注射,外痔切除术;肛瘘40例,行一次性切除术.患者取头低臀高15°角侧卧位,常规L4-5穿刺,成功后,针头斜面向尾骨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1ml,迅速翻身取截石位,即行手术.......
作者:赵明新;高英雪;董亚静;郝巍;徐哲 刊期: 2008- 03
-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20例临床分析
为了分析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为降低误诊和病死率提供临床依据,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0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0例患者有18例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38.7±8.5)d,死亡2例,病死率为10%.治愈患者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果表明,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预防和治疗关键在于对其病因的深入认识、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作者:秦中国;张昊;张学辉;沈永杰;王青;汪俊 刊期: 2016- 09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变化的观察
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的临床价值,采用硝酸盐还原法检测31例UC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NO浓度.UC患者和健康人血清NO浓度分别为(66.72±8.38)μmol/L和(60.91±11.54)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动期(21例)和静止期(10例)UC患者血清NO浓度分别为(69.03±8.72)μmol/L和(61.67±4.92)μm......
作者:麦海妍;周宇;叶文桃;王翠霞 刊期: 2001- 07
-
丁义江辨治功能性便秘的特色
便秘既是一种症状,又是一类疾病.丁义江教授对该类疾病的诊治造诣较深,现将其辨证论治特色,撷要如下.1脾肺同治,重脾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对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气血津液的生化输布等均起着重要作用.气为生命的原动力,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津液不行而秘涩.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宣肃与脾的运化功能,后者尤为重要.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健运,则纳物正常,而谷入气满,津气生化......
作者:赵宝林 刊期: 2011- 11
-
消痛汤治疗痔疮肿痛60例
我院采用自拟消痛汤治疗痔疮肿痛60例,收到明显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13~64岁;病程6个月至5年.其中血栓性外痔22例,炎性外痔15例,混合痔13例,外痔并肛裂10例.......
作者:王华 刊期: 2001- 05
动态资讯More >
- 1 切除开放引流治疗骶尾部藏毛窦19例
- 2 下消化道出血464例结肠镜检查分析
- 3 通便汤加味治疗习惯性便秘
- 4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98例
- 5 痔吸注套扎疗法的临床应用
- 6 丝锯并药捻法治疗肛瘘40例疗效观察
- 7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81例临床分析
- 8 一次性缝合治疗环状混合痔伴陈旧性肛裂疗效观察
- 9 混合痔术后微波照射对创面愈合效果的比较
- 10 剥扎注射加部分缝合术与剥扎注射术治疗混合痔对比观察
- 11 直肠癌术后转移的CT所见(附60例报告)
- 12 TST-Mega与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比较
- 13 亚甲蓝染色法与透明法检出大肠癌淋巴结的对比研究
- 14 五羟色胺及其受体在慢传输型便秘中的研究进展
- 15 螺旋CT和腹部平片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 16 湿痒散熏洗坐浴联合一效散外涂治疗肛门瘙痒症40例
- 17 糖尿病合并粪嵌塞继发大出血2例
- 18 吸注套扎结合长效麻醉剂治疗外痔46例
- 19 针刺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 20 误食枣核致肛瘘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