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肛肠病杂志》(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主办。是我国惟一的防治大肠肛门疾病的专业期刊,为全国肛肠学科进行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工具。其内容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方面,而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对肛肠病的防治和研究为国外同类刊物所不能比拟。在选题上,既有临床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文献综述、专题讲座等内容,也有相当数量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经验,使杂志内容丰富,适于各层次读者需要。同时,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对学术不同见解的文章也见诸杂志,让大家深入探讨,共同提高。由于杂志内容广泛,贴近读者,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读者队伍。主要栏目: 论著与临床研究、病例报告、文献综述、专题讲座、短篇报道。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肛肠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17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7-1167/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山东

出版地区 山东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肛肠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肛肠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0-1174
  • 国内刊号:37-1167/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ASPT来源刊
中国肛肠病杂志2001年第2期文章
  • 硬化剂注射手术加中西药灌肠治疗早期直肠腺癌36例

    采用肿瘤周围、瘤体、基底部注射硬化剂,电离子手术治疗机,经肛口摘除肿瘤,术后给予中西药交替灌肠,综合治疗早期直肠腺癌36例,全部治愈,疗程9~17天,平均13天.经乙状结肠镜检查,无瘤体残留、无溃疡面.随访2年以上,1例术后3年患大肠其他部位肿瘤,并肝转移而死亡,其余35例无复发.......

    作者:于跃河;郝艳春;斯琴巴特;柳春林;姜和;王琴 刊期: 2001- 02

  • 乙状结肠端式造口术的改进

    我院在直肠癌和肛直肠损伤手术中,采用乙状结肠端式造口术时,对传统Brooke及Turnbull术式加以改进,有效地防止了乙状结肠肠管回缩、脱垂及内疝等并发症.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26~74岁.其中直肠癌行Miles术40例,Hartmann术10例,因肛直肠损伤行去功能端式造口者6例.......

    作者:徐永鸿 刊期: 2001- 02

  • 经肛切除直肠高位巨大腺瘤

    我科对13例直肠高位巨大腺瘤行经肛切除术,效果满意.......

    作者:周志清;费福林;于祥林;谈坚明 刊期: 2001- 02

  • 腹膜外直肠癌Mil;es根治术后局部复发16例分析

    腹膜外(低位)直肠癌行腹会阴根治术后复发率高于腹膜内(高位)直肠癌,有报道,低位直肠癌术后复发率为35%,而高位直肠癌术后复发为9.6%.如何防止术后复发,这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就腹膜外直肠癌Miles术后局部复发16例,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王明;梁增义;崔福悦;么文博;苏经题 刊期: 2001- 02

  • 结肠造口术后肠套叠脱出5例

    我院1989~1998年收治结肠造口术后肠套叠脱出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左连绂;吴刚 刊期: 2001- 02

  • 金属环在急诊肠造口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们在行急诊肠造口时使用金属环及乳胶管,使造口一期开放,引出粪便,减少了切口污染及感染,效果满意.......

    作者:赵国栋;郑荣;徐锁青 刊期: 2001- 02

  • 直肠系膜全切除原则在51例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我院在51例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直肠系膜全切除(TME)原则,效果理想,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民;祁天义 刊期: 2001- 02

  • 直肠癌209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6~1998年共收治直肠癌209例,男121例,女88例;年龄28~88岁,其中28~39岁21例(10.1%),40~49岁25例(12.0%),50~59岁45例(21.5%),60~88岁118例(56.5%).......

    作者:高炳豪;张懿 刊期: 2001- 02

  •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肠造口术后血运不良

    肠造口供血不好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肠系膜血管的损伤,或挤压血管,影响供血;患者血粘稠度高,肠管血管血栓形成.术后造口周围常因病变的性质和患者体质等因素而发生不同的变化.根据中医理论,造口出现的水肿、渗出、部分组织坏死,多因术后气血双虚,用益气活血化瘀中药对改善局部创面的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加速创面的愈合有很大作用.......

    作者:孙家欣 刊期: 2001- 02

  • 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的临床应用

    1982年以来,我院行腹膜外隧道式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114例,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萧儒范;萧晶 刊期: 2001- 02